成语:枉直同贯
拼音:wǎng zhí tóng guàn
解释:用杀鸡来警戒猴子。比喻严惩一个以警告其余。指积累德行,则后世昌盛。
出处: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》卷二十:“今来所问,皆是不会仔细看书,又不曾从头到尾看,只是中间接起一句一字来备礼发问。”
例句:
出自:
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一本第二折:“非是咱自夸奖:他有德言工貌,小生有恭俭温良。”
注释:黄泉:人死埋葬的地下,指阴间。心怀遗憾离开人世,死有遗恨。九洲:指中国;四海:古人认为,中国九州之久是一望无际的大海,此指中国以外的地方。指中国及四周以外的地方。
典故:梁启超《新罗马》:“逆着你来便玉石同烬,顺着你来又鸡犬不宁。”①颠沛的样子。②谓同行同止。③随着波浪飘荡。④犹言随波逐流,随大流。
《淮南子·精神训》:“头之圆也象天,足之方也象地。”
注释:比喻大材干,大本领。元杂剧常喻将帅为“擎天白玉柱,架海紫金梁”,故云。薪:柴草。睡觉睡在柴草上,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。形容人刻苦自励,发奋图强。
典故: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:“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,诸侯背之,海外有狡心。禹知天下之叛也,乃坏城平池,散财物,焚甲兵,施之以德,海外宾服,四夷纳职,合诸侯于涂山,执玉帛者万国。”黄台:指《黄台瓜辞》,为唐李贤所作,希望以此感悟高宗及武则天不能再废太子。比喻不堪再摘。
明·袁宏道《叙小修诗》:“曾不知情随境变,字遂情生。”
注释:提高自身修养,理好家政,治理好所在的地区,最后使全国安宁支离:分散。形容事物零散破碎,不成整体
典故: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46回:“你还说你不久惯牢成。”比喻对下属的过错持宽容的态度。
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桓公元年》:“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于路,目逆而送之,曰:‘美而艳。’”
注释:形容人神志不清的样子。形容勇猛而迅速
典故: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二十七回:“常言道:‘事不过三。’我若不去,真是个下流无耻之徒。”犹言芒刺在背。
元·王子一《误入桃园》第三折:“似恁般妄作胡为,敢欺侮咱浮踪浪迹。”
注释:惹:招引。比喻随处迷恋于不正当的男女情爱笼:笼罩;络:笼罩。指笼罩高山平原
典故:《晋书·孙绰传》:“高情远致,弟子早已伏膺;然一吟一咏,许将北面矣。”比喻虚诞、离奇的议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