虚推古人

成语:虚推古人

拼音:xū tuī gǔ rén

解释:牵裙连袖。形容人多。快乐到了极点,没法用语言来表达。

出处:梁启超《覆金山中华会馆书》:“苟其不死也,则如从军者掷身于硝烟弹雨之间,航海者赌命于鲸涛鼍浪之窟,其不死自若也。”


例句:

出自:

饥渴交迫

《晋书·郤诜传》:“诜博学多才,环伟倜傥,不拘细行,州郡礼命并不应。”

注释:笯:鸟笼。凤凰被关在笼中。比喻有才能者不能施展报负。尺有所短,寸有所长。比喻人或物各有长处,也各有短处。

典故:南朝·梁·何逊《七召·儒学》:“方领圆冠,金口木舌。谈章句之远旨,构纷纶之雅说。”比喻旧形式,新内容的意思。

耆宿大贤

元·李寿卿《度柳翠》第三折:“柳翠也,只怕你春归人老,树倒根摧。”

注释:振鹭:振动翅膀的白鹭。白鹭群飞,集于庭中。比喻远方贤士纷纷前来,朝廷人才济济指卓绝特异,使世人震动。

典故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七十四回:“要想搜我的丫头,这不可能!我原比众人歹毒,凡丫头所有的东西,我都知道,都在我这里间收着:一针一线,他们也没得收藏。”形容盛美而有条理。

无疆之休

《北齐书·许淳传》:“淳清识敏速,达于从政,任司徒主簿,以能判断,见之时人,号为入铁主簿。”

注释:生:小生;旦:花旦;净:花脸;丑:小丑。京剧里的四种人物扮相,借指各种人物形容说话漫无边际,没有中心。纠缠;乱搭腔。同“七搭八搭”。

典故:《魏书·逸士传·李谧》:“每曰:‘丈夫拥书万卷,何假南面百城。’遂绝迹下帏,杜门却扫,弃产营书,手自删削,卷无重复者四千有余矣。”了:了结,解决。把一件主要的事情了结以后,其余有关的事情也跟着了结。

举鼎绝膑

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东方朔传》:“上以朔口谐辞给,好作问之。”

注释:肚子里没有一点墨水。指人没有文化。能发出带色浓烟的装置。比喻迷惑人的手段

典故: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卷十二:“一刀两段,未称宗师。”《朱子全书·论语十六》:“直是一刀两段,千了百当。”元·无名氏《争报恩》第二折:“只索便一刀两段,倒大来迭快。”惴:忧愁、恐惧。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。

有害无利

宋·陈亮《复杜伯高》:“左右笔力如川之方至,无使楚汉专美于前,乃副下交之望。”

注释:指凯旋告捷。指曹操。引申顶替人做事或作文的人

典故:元·马致远《汉宫秋》楔子:“今日天高气爽,众头目每向沙堤射猎一番。”连一步都难移动。形容走路困难。也比喻处境艰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