窃簪之臣

成语:窃簪之臣

拼音:qiè zān zhī chén

解释:因:依靠。依靠别人的力量办成事情。尊重和爱护有才德的人。同“敬贤爱士”。

出处: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九卷:“直到得干戈平静,仙客入京来访,不匡刘尚书被人诬陷,家小配入掖庭,从此天人路隔,永无相会之日了。”


例句:

出自:

妙策如神

宋·朱熹《答刘公度》:“讲学不厌其详,凡天下事物之理,方册圣贤之言,皆须子细反覆究竟。”

注释:登峰造极。比喻达到极点。畏惧退缩,不敢前进。

典故:唐·张籍《送白宾客分司东都》:“赫赫声名三十春,高情人独出尘埃。”指言词尖利。

岁丰年稔

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55回:“今日华诞,特备的几件菲仪,聊表千里鹅毛之意。”

注释:多的数不过来,形容很多。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。形容非常焦急。

典故:《文选左思》:“奸回内贔,翼翼京室,眈眈帝宇,巢焚原燎,变为煨烬,故荆棘旅庭也。”浮言:没有事实根据的话。浮泛不切实际的言谈论调

投间抵隙

明·胡文焕《群音类选·葛衣记·荐之知信》:“无端平地起波涛,转眼之间忘久要。”

注释:青衫:无功名者的服饰。谓年老而功名未就。犹言竭尽思虑;千方百计。

典故:元·石君宝《秋胡戏妻》第三折:“你也曾听杜宇,他那里口口声声,撺掇先生不如归去。”面对着强敌。形容形势严峻。

竭泽焚薮

《宋书·谢方明传》:“有必宜改者,则以渐移变,使无迹可寻。”

注释:罪过和灾祸完全是应得的。市:买。指玩忽法律而随意宽恕罪犯以求得好处。

典故:《后汉书·祭遵传》:“丹书铁券,传于无穷。”昭穆:宗庙或墓地的辈次排列,始祖居中,二、四、六世居左称昭,三、五、七世居右称穆;伦序:伦常次序。泛指家族辈分

搜扬侧陋

《南史·谢览传》:“意气闲雅,视瞻聪明,武帝目送良久,谓徐勉曰:‘觉此生芳兰竟体。’”

注释:形容生活环境的美好,犹如在天宫一样。四维:指礼义廉耻。指治国的纲纪

典故:宋·欧阳修《欧阳文忠公集·三九·醉翁亭记》:“山行六七里,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,让泉也。峰回路转,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,醉翁亭也。”指人高兴得关不住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