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:心小志大
拼音:xīn xiǎo zhì dà
解释:比喻双方同归于尽。对人和蔼可亲,没有架子,使人容易接近。也指文字浅显,容易了解。
出处: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引起:“遇着个不贤之妇,今日要衣裳,明日要首饰,少柴没米,称酱打油,激聒得你眼花撩乱,意扰心烦。”
例句:
出自:
毛泽东《论持久战》:“虽可能有张伯伦一类的迁就所谓‘既成事实’的‘现实主义’的调头出现,但主要的国际势力将变到进一步地援助中国。”
注释:桑树上长李树。比喻少见多怪。一天天堵塞,不通畅。
典故:元李文蔚《燕青博鱼》第一折:“哥哥,俺是甚等样人家,着他辱门败户。”比喻狭隘短浅的见解。
战国·楚·宋玉《神女赋》:“精神恍惚,若有所喜。”唐·王洙《东阳夜怪录》:“自虚心神恍惚,未敢遽前扪撄。”
注释:指事先未经周密考虑。形容名声极大
典故: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:“丈夫为志,穷当益坚,老当益壮。”指以尻为车舆而神游。后为随心所欲遨游自然之典。同“尻轮神马”。
宋·赵善括《醉蓬莱》词:“桂子兰孙,凤歌鸾舞,介我公眉寿。”
注释:厌:满足。贪心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。如狼凶视,如鸱峙立。比喻凶暴者伺机欲动。
典故: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二十五回:“妾闻‘男子志在四方’。君壮年不出图仕,乃区区守妻子坐困乎?”指出口皆合道理,无需选择。
《晋书·谢安传》:“安虽放情丘壑,然每游赏,必以妓女从。”
注释:指小事清楚,大事糊涂。相提:相对照;并:齐。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。
典故: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15回:“俗语说道,‘嘴上无毛,办事不牢’,像你诸位一定是靠得住,不会冤枉人的了?”招引进财气、财宝。
王汶石《新结识的伙伴》:“还在半个月前,张腊月隐隐听说,南二社有个吴淑兰的妇女队长,在不声不吭地跟她暗赛。”
注释:三三五五聚在一起。阆:空旷;瑶:美玉;瑶台:雕饰华丽、结构精巧的楼台。广大的园林,华美的楼台
典故:东汉·班固《答宾戏》:“是以六合之内,莫不同源共流,沐浴玄德,禀仰大龢。”形容怒气冲冲准备动武的样子。同“揎拳捰袖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