旰食之劳

成语:旰食之劳

拼音:gàn shí zhī láo

解释:形容两兄弟都好,难分上下。现也反用,讽刺两兄弟都坏。同“难兄难弟”。乌有:哪有,何有。变得什么都没有。指全部消失或完全落空。

出处:朱自清《执政府大屠杀记》:“听说事后执政府乘人不知,已将尸首掩埋了些,以图遮掩耳目。”


例句:

出自:

一身五心

康有为《孔子改制考·叙》:“乃睹此广乐钧天,复见宗庙百官之美富。”

注释:熊罴:猛兽;叶:通“协”;叶梦:符合梦中所见。祝贺人生子泛指社会的道德风尚和人们的思想情感等。同“世道人心”。

典故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3回:“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的喜事,真是烈火烹油、鲜花着锦之盛。”语:言语。形容作诗或写文章极力追求寻觅惊人的佳句

腹心相照

唐·韩愈《南阳樊绍述墓志铭》:“文从字顺各识职,有欲求之此其躅。”

注释:本为佛教表示事物众多的数字,后用以形容极多。自我夸耀,自作介绍。 三国 魏 曹植 《求自试表》:“夫自衒自媒者,士女之醜行也。”《隋书·李谔传》:“自衒自媒,都無慚恥之色。”

典故:清·刘坤一《复李少荃制军》:“所派之营务处何道台,则人更阴狡,以之自辅,是犹救焚而益薪。”项:颈的后部。望见他的颈项和后背。比喻赶得上。

目瞪口呆

汉·李陵《与苏武》诗:“携手上河梁,游子暮何之?徘徊蹊路侧,悢悢不得辞。”

注释:意指两人难分高下。后称兄弟皆贤为“难兄难弟”或“元方季方”。指怒火。

典故: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陈思王植传》裴松之注引《魏略》:“当今天下之贤才君子,不问少长,皆愿从其游而为之死。”形容地势雄伟险要。同“虎踞龙盘”。

削木为吏

宋·无名氏《新编五代史平话·周史》卷下:“刘钧忍耻事虏,效尤石敬瑭故智也。怎不诒笑后人哉?”

注释:跳到井里去救人。原比喻徒然危害自己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行为。现多比喻冒险救人。犹剜肉成疮。比喻行事只顾一面,结果与预想适得其反。

典故: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舜视弃天下,犹弃敝蹝(屣)也。”尽情诬蔑,用很难听的话毁谤。

赫赫声名

宋·周密《齐东野语·表答用先世语》:“则今兹爰立之命,乃所以委重投艰而已,又辞乎?”

注释:不讲情面。函:信件;电:电报。指来往信件情报频繁

典故:《旧唐书·李林甫传》:“林甫性沉密,城府深阻,未尝以爱憎见于容色。”指自古至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