盈篇累牍

成语:盈篇累牍

拼音:yíng piān lěi dú

解释:指喜欢喝酒。足:值得。不值得奇怪。指某种事物或现象很平常,没有什么奇怪的。

出处:宋·洪迈《容斋续笔·朱温三事》:“苏循及其子楷,自谓有功于梁,当不擢用。全忠薄其为人,以其为唐鸱枭,卖国求利,勒循致仕,斥楷归田里。”


例句:

出自:

就正有道

《尚书·五子之歌》:“予临兆民,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。”

注释:瘠:通“胔”,没有完全腐烂的尸体。暴露在山沟的尸体。指因贫困而死无葬身之地的人兽陷困境要咬人。比喻人陷于绝境要竭力反抗。

典故:清·名教中人《好逑传》第13回:“自是大臣守正,不欺室漏。”节:时期;末路:终了。末世。指朝代的末期或人的晚年

儋石之储

谢尚时镇牛激动得,秋夜乘月,率尔与左右微服泛江。会宏在舫中讽咏,声既清会,辞又藻拔,遂驻听久之。 《晋书·袁宏传》

注释:中原:指我国中部,泛指天下;板荡:《诗经》篇名,指周厉王荒淫无道。比喻时局动荡危急形容读书十分认真。

典故:李茂荣《人望幸福树望春》:“你姓张,他姓李,人多心多,十家锅灶九不同。”薙:除草;狝:杀。如同割除野草,捕杀禽兽一般。比喻肆意屠戮,无所顾惜。

缓兵之计

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五:“[贼人]只得招出实话来:乃是积年累岁遇着节令盛时,即便四出剽窃,以及平时略贩子女,伤害性命。”

注释:平:治平;成:成功。原指禹治水成功而使天之生物得以有成。后常比喻一切安排妥帖。比喻失去依靠、无处投奔或惊慌失措的人。

典故:北周·庾信《温汤碑》:“仁则涤荡埃氛,义则激扬清浊。”箭:弓箭;虚:空。箭射得准,每发必中。形容箭术高明

高朋故戚

汉·王符《潜夫论·巫列》:“夫妖不胜德,邪不伐正,天之经也。”

注释:层:重复;叠:一次又一次。指接连不断地多次出现。石头沉到海底。比喻从此没有消息。

典故:《战国策·燕策三》:“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,祸必不振矣。”大体:大局,整体利益。不懂得从大局考虑

风雨飘飖

唐·白居易《雪夜喜李郎中见访》:“可怜今夜鹅毛雪,引得高情鹤氅人。”

注释:鲜:有光彩的。穿的是华丽的衣服,吃的是美味的食品。形容生活优裕。指隐士。古时隐士多山居,故称。

典故:明·刘若愚《酌中志·辽左弃地》:“揆理度情,大有未便。”形容欢饮而不拘形迹。 清 钱学纶 《语新》卷上:“假敬神爲名,列食歡呼,遺簪脱舃,雖云男女分曹,究屬面面相覷。”参见“ 遺簪墮珥 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