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江南北

成语:大江南北

拼音:dà jiāng nán běi

解释:冠:帽子;履:鞋子。比喻上下颠倒,尊卑不分指终日欢乐;日夜寻欢作乐。

出处:明·黄宗羲《钱退山诗文序》:“如钟嵘之《诗品》,辨体明宗,固未尝墨守一家以为准的也。”


例句:

出自:

黄汤淡水

宋·周邦彦《汴都赋》:“与夫沉沙栖陆,异域所至,殊形妙状,目不给视。”

注释:指混淆黑白,颠倒是非。徒:徒然。幸福之事不会无故到来

典故:孙中山《上李鸿章书》:“虽处布衣而以天下为己任,此其人必能发奋为雄,卓异自立。”指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差池、错误。形容办事不得力。

赏高罚下

《论语·季氏》:“隐居以求其志,行义以达其道。”

注释:持:拿;禄:薪俸;取容:取悦。指为保住职位而去取悦别人连草木都知道他的威名。形容威势极大。

典故:三国·魏·陈琳《檄吴将校部曲文》:“是以立功之士,莫不翘足引领,望风响应。”利:锋利,引伸为顺利、成功。印:不锋利,引伸为挫折。成功或失败,顺利或不顺利。指做事情可能有的各种情况或结果。

直捷了当

宋·魏庆之《诗人玉屑》第十卷:“又云‘杳杳烟波隔千里,白频香散东风起,日落汀洲一望时,愁情不断如春水。’观此语意,疑若优柔无断者。”

注释:不用说明就能想象得到。遗:留下;患:祸患。留着老虎不除掉,就会成为后患。比喻纵容坏人坏事,留下后患。

典故: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:“一霎时局已到齐,真正是翠绕珠围,金迷纸醉,说不尽温柔景象,旖旎风光。”原比喻恩泽长留,历久不衰。后用来称人子肖孙贤。

敦世厉俗

《淮南子·说山训》:“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。”宋·唐庚《文录》引唐人诗:“山僧不解数甲子,一叶落知天下秋。”

注释:比喻装作一无所知的样子财多位高,显赫荣耀。

典故:金·元好问《岐阳》诗之二:“百二关河草不横,十年戎马暗秦京。”降:降服;从:归从。降伏妖邪,使之改邪归正

腹中兵甲

《朱子语类辑略·总论为学之方》:“要紧只是看大底道理分明,遍处自寻得。如暗室求物,把为来便照见;若只管去摸索,……”

注释:往:死者;居:生者。礼葬死者,奉养生者。鬻:卖。家庭毁坏,子女出卖。指困苦到了极点

典故: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16回:“只图一时快心满志,不管犯世途万种危机。”封建礼教认为,帝王遭受耻辱,臣僚应当死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