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:稀句绘章
拼音:xī jù huì zhāng
解释:所作所为把自己引上绝路。聚敛:搜刮,盘剥。厌:饱,满足。尽力收刮钱财,永远也不满足。形容非常贪婪。
出处: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:“左顾右视,荡荡漭漭。”
例句:
出自:
晋·陆机《文赋》:“谢朝华于已披,启夕秀于未振。”
注释:积蓄财产,不如学点技术。见到别人遭受灾祸反而高兴。
典故:汉·王充《论衡·对作》:“汉家极笔墨之林,书论之造,汉家尤多。”聊赖:依赖。精神上无所寄托,感到什么都没意思。
周立波《暴风骤雨》第一部九:“他屋里的,瘦骨梭梭的,一天愁到黑,愁米、愁柴又愁盐。”
注释:射击技术十分高强的人迷蒙渺远。比喻相距之遥远。
典故:汉·王充《论衡˙实知》:“凡圣人见祸福也,亦揆端推类,原始见终。”《三国志·魏书·臧洪传》:“仆虽不敏,又素不能原始见终。”比喻以德报怨,不因小事而引起纷争。
《新唐书·李峤传》:“李峤富才思,然其仕前与王勃、杨盈川接,中与崔融、苏味道齐名,晚诸人没,而为文章宿老,一时学者取法焉。”
注释:比喻效法模仿他人。虚实:或虚或实,情况。泛指不掌握或虚或实的内部情况
典故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见此茫茫,不觉百端交集,苟未免有情,亦复谁能遣此。”比喻衰朽的力量或衰老无用的人。同“枯木朽株”。
《诗经·邶风·燕燕》:“瞻泪弗及,泣涕如雨。”
注释:摇:摆动;眩:眼花。眼花缭乱,心神不定。形容看到某种景象令人吃惊的样子指因时势而规定法制。
典故:汉·焦延寿《易林》卷十三:“蚍蜉戴盆,不能上山。”能够尽到职责,做好工作。
《诗经·小雅·伐木》:“嘤其鸣矣,求其友声。”
注释:一抔:一捧。坟墓的代称连禽兽不如。形容人格低下,品行极坏。
典故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:“孙兴公作《天台赋》成,以示范荣期云:‘卿试掷地,要作金石声。’”犹言根深蒂固。比喻基础深厚,不容易动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