训格之言

成语:训格之言

拼音:xùn gé zhī yán

解释:挽袖露臂,挥动拳头。形容准备动武的样子。依依:恋慕的样子;舍:放开。形容留恋舍不得离开

出处:明·朱国桢《涌幢小品·黄叔度二诬辨》:“因视国家将倾,诸贤就戮,上之不能如孙登之污埋,次之不能如皇甫规之不与,下之不能兴狐兔之悲,方且沾沾自喜,因同志之死以为名高,是诚何忍哉。”


例句:

出自:

摘胆剜心

《韩非子·十过》:“此师延之所作,与纣为靡靡之乐也。”《史记·殷本纪》:“北里之舞,靡靡之乐。”

注释:蔽:掩覆,引申为概括。用一句话来概括六根:佛家语,指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。比喻心绪不宁,处事偏私

典故:元·无名氏《盆儿鬼》楔子:“此卦洽谈室一百日内,有血光之灾,只怕躲不过去。”指事物不断变化,没有固定的形态。

邈若河汉

《左传·昭公十二年》:“摩厉以须,王出,吾刃将斩矣。”

注释:比喻失败后,整顿再起。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。

典故: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82回:“玄宗见他应对不穷,十分欢喜,即擢为翰林学士。”柴毁:因极度哀痛而骨瘦如柴。旧指因居父母丧过度悲痛而身体消瘦衰弱,危及生命。

横槊赋诗

《后汉书·袁绍传》:“是以远近狐疑,议论纷错者也。”

注释:毕:全。各种贤人、老少聚集在一起不用说明就能想象得到。

典故:《南史·沈约传》:“言已老病,百日数旬,革带常应移孔。”巧:奸诈。伪:虚伪。趋:追求,靠近、趋向。奸诈虚伪,唯利是图,唯势是从。

丰屋之过

二五耦。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庄公二十八年》

注释:形容声势、威力极大。憎:憎恨;厌:讨厌。连鬼神都讨厌。形容十分让人憎恨讨厌

典故:元·无名氏《举案齐眉》第三折:“咱与你甚班辈,自来不相会,走将来嗑牙料嘴。”畛域:范围,界限。不分界限、范围。也比喻不分彼此。

做人做事

毛泽东《论持久战》:“一叶障目,不见泰山,而自以为是。”

注释:东观:汉代官家藏书的地方。原指汉代女史学家班昭奉诏就东观续成其兄班固没有完成的《汉书》。后用以指女子才学高深。腥闻:原指酒肉的腥味,引伸为丑恶的名声。比喻丑名远扬。

典故:唐·白居易《除武元衡门下侍郎平章事制》:“弼违救失,不以尤悔为虑;进善惩恶,不以亲雠自嫌。”比喻不断战胜对手与克服困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