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:悉索薄赋
拼音:xī suǒ báo fù
解释:真心实意无论俯视还是仰视都会形成美好的姿态。
出处:《新唐书·崔义玄传》:“义玄有章句学,先儒疑缪,或音故不通者,辄采诸家,条分节解,能是正之。”
例句:
出自:
秦兆阳《刘老济》:“逃荒到这村来,又从头干起,吃糠咽菜,起早挂晚,租人家地种,养羊、打鱼、搓麻绳,只要是赚钱的道儿,就得走一走。”
注释:形容声音柔软轻细委:抛弃;蹊:小路。把肉丢在饿虎经过的路上。比喻处境危险,灾祸即将到来。
典故:宋·朱弁《曲洧旧闻》卷七:“譬侏儒观戏,人笑亦笑,谓众人决不误我者,比比皆是也。”漫无边际的胡吹乱谈
宋·文天祥《沁园春·题张许双庙》词:“人生欻翕云亡,好烈烈轰轰做一场。”
注释:指华丽的楼房。历历:清楚、分明的样子。可以清楚地一个个或一件件数出来。
典故:《明史·王应熊传》:“言陛下召应熊,必因其秉国之日,众口交攻,以为孤立无党,孰知其同年密契,肺腑深联。”立:建树;效:报效,献出。指建树功绩以作出贡献
《梁书·江淹传》:“下官闻积毁销金,积谗糜骨,远则直生取疑于盗金,近则伯鱼被名于不义。”吕向注:“言毁谗之深,能销磨金石之坚。”
注释:指不满意的话;没有根据的话。比喻目光短浅,只见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。“螳螂捕蝉,黄雀在后”的略语。
典故: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一百四回:“李助是个星卜家,得了银子,千恩万谢的辞了范全、王庆,来到段家庄回复。”形影不离,比喻关系密切。
清·严如熤《三省边防备览》第11卷:“山内差役多客民充当,无风生浪,遇棚民有事,敲骨吸髓,弁兵附和为奸。”
注释:指歉收。肴:熟的鱼肉;簌:野菜。指山中的野味和野菜。
典故:清·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50回:“巡捕传进一个洋式片子来,上面写着虫书鸟篆,说有位洋老爷拜会大人。”悲极貌。 元 无名氏 《冻苏秦》第二折:“不是我炒炒鬧鬧,痛傷情搥胸跌脚。”《醒世恒言·李玉英狱中讼冤》:“ 玉英 聽了這話,搥胸跌脚的號哭。”亦作“ 搥胸跌足 ”。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八:“老翁搥胸跌足道:‘眼面前錯過了僊緣,悔之何及!’”
清·魏源《秦淮灯船引》:“海晏河澄二百年,那信鲸鲵吞士女。”
注释:世人不大知道的事迹和传说。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。同“轶事遗闻”。指着鸡骂狗。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,实际上是骂那个人。
典故:《封神演义》五十七回:“大丈夫先立功业,共扶明主,垂名竹帛。”一体:一律。一律知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