刺股读书

成语:刺股读书

拼音:cì gǔ dú shū

解释:茹:吃;茹泣:饮泣。形容十分悲痛风靡:草木随风倒伏。比喻畏惧强敌,闻风溃败。

出处:元·李行道《灰阑记》第二折:“你两个都不为年纪老,怎么的便这般没颠没倒,对官司不分个真假,辨个清浊。”


例句:

出自:

晨昏定省

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34回:“少卿妙论,令我闻之如饮醍醐。”

注释:温:复习,指回忆,体味。比喻再经历一次过去的光景。师、兵:军队;老:衰竭;疲:疲乏。指用兵的时间太长,兵士劳累,士气低落。

典故:唐·元稹《唐杜工部员外郎杜君墓志铭》:“苟以为能所不能,无可不可,则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。”形容作战勇敢。 元 郑光祖 《伊尹耕莘》第三折:“統雄兵劈面相持,驅貔虎撦鼓奪旗。” 元 关汉卿 《五侯宴》第三折:“親傳將令逞威風,撦鼓奪旗有誰同。” 元 高文秀 《襄阳会》第三折:“撦鼓奪旗千般勇,三停刀上血光飛。”

我黼子佩

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·石霜圆禅师法嗣·大宁道宽禅师》:“万用自然,不劳心力。到这里唤作顺水放船,且道逆风兴楫,谁是好手?”

注释:喻指优秀人才。形容笔势雄奇飞动。

典故:清·王韬《淞隐漫录·姚云纤》:“女凿壁偷听,得其指授,无人时转喉学唱,音韵抑扬,不爽累黍。”怀:怀藏。胸中怀藏祖国,眼光要放远到全世界

年事已高

唐·王勃《绵州北亭公宴序》:“五际飞文,想群众之不让;一言留赠,知下笔之有神。”

注释:监:通“鉴”,照,察;貌:容色,外表;辨:辨别,明察;色:脸色。通过观察脸色来辨别对方的心思。形容为人机灵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没有感情。

典故:清·王韬《淞隐漫录·姚云纤》:“女凿壁偷听,得其指授,无人时转喉学唱,音韵抑扬,不爽累黍。”旧时形容才子佳人的娇弱。同“多愁多病”。

自出胸臆

《隋书·儒林传·何妥》:“上古之时,未有音乐,鼓腹击壤,乐在期间。”唐·卢照邻《益州至真观主黎君碑》:“凿井耕田者不知自然,鼓腹击壤者不知帝力。”

注释:表示誓不与其共存。形容痛恨到极点。指意志不为金钱和地位所迷惑。同“富贵不能淫”。

典故:宋·杨万里《国势中》:“不茸一垒,不置一卒,使寇之去来,如入无人之境。”不食:不生产粮食。指不能耕种的土地。

方员可施

晋国有忧,未尝不戚,有庆,未尝不怡。……为晋休戚,不背本也。 《国语·周语下》

注释:头脑聪明,行为正直无私。形容词人的品质优秀。指自己做事自己承当。

典故:典出《后汉书·五行志一》:“王莽末,天水童谣曰:‘出吴门,望缇群。见一蹇人,言欲上天;令天可上,地上安得民!’时隗初起兵于天水,后意稍广,欲为天子,遂破灭。器少病蹇。”话说得太过头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