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:更仆难终
拼音:gèng pú nán zhōng
解释:刚直的言论和严正的态度。指起事者动员群众的措施。同“狐鸣鱼书”。
出处:《北史·韦夐传》:“昔人不弃遗簪坠屦者,恶与之同出,不与同归。吾之操行,虽不逮前烈,然舍旧录新,亦非吾志也。”
例句:
出自:
《淮南子·说山训》:“坏塘以取龟,发屋而求狸,掘室而求鼠,割唇而治龋,桀跖之徒,君子不与。”
注释:形容精辟的言论,卓越的见解切齿:咬紧牙齿;痛心:形容心中极恨。形容愤恨到极点。
典故:《三国志·吴普传》:“动摇则谷气得消,血脉流通,病不得生,譬有户枢不朽是也。”蓬屋:简陋的房屋。使陋室增添光辉
汉·王充《论衡·案书》:“二语不定,转侧不安。”
注释:感情破裂。多指夫妻离异。比喻派生、繁衍而出者。同“节外生枝”。
典故:清·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26回:“康王用的俱是奸臣,求荣卖国之辈,如何保守得江山?”看来与常识相矛盾或相反而事实上却可能是正确的
陶菊隐《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》第68章:“但是他们经不起帝国主义的利诱威胁。”
注释:身体伛偻影子也就弯曲。比喻有因必有果。狗有主人,打不打它,要看给其主人留不留情面。比喻处理坏人下事要顾全其后台的情面。
典故: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武帝纪》:“至是凡五十年,而公破绍,天下莫敌矣。”解人:原指通达言语或文辞意趣的人,借指知己;难得:不易得到。比喻知己难得。
《朱子全书·治道二·祯异》:“使一日之间,云消雾散,尧天舜日,廓然清明。”
注释:患:祸患,灾难;宁:安定。除掉祸患,安定叛乱元老:政界年辈资望高的人。指建国时资历声望高的人。
典故:《红楼梦》第一回:“二人归坐,先是款酌慢饮,渐次谈至兴浓,不觉飞觥献斝起来。”见“ 行色匆匆 ”。
元·关汉卿《金线池》第二折:“明知道雨歇云收,还指望待天长地久。”元·无名氏《百花亭》第二折:“止望待天长地久,谁承望雨歇云收。”
注释:和妻子儿女玩乐。比喻碰壁或受斥责。
典故:宋·张孝祥《衡州新学记》:“于羽檄交驰之际,不敢忘学。”比喻美貌女子的死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