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:模山范水
拼音:mó shān fàn shuǐ
解释:瓶落水底难觅,簪子折断难接。比喻男女分离。指说话或做事不知深浅轻重。
出处:宋·陆九渊《与曾宅之书》:“古之所谓小人儒者,亦不过依据末节细行以自律。”
例句:
出自: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蜀志》:“方今天下骚扰。元恶未枭。”
注释:早晨刚写成,晚上就到处流传。形容文章流传迅速。风靡:草木随风倒下,引伸为很风行。形容事物在一个时期里极其盛行,象风吹倒草木一样。
典故: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17回:“雪白玉体透帘帷,禁不住魂飞魄飏。”穷极:极端;无聊:无所依托。原指光景穷困,精神无所寄托。现也形容无事可做,非常无聊。
先秦·左丘明《左传·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自郐以下无讥焉。”
注释:自己人互相惊动扰乱,造成不安。用牙咬来对付牙咬。比喻针锋相对地进行回击。
典故:《说郛》卷六四引唐·无名氏《灌畦暇语》:“今马之能走者,忌必随其余步哉?顾所以灭景追风者有不在,是故也。”比喻长寿。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三十一回:“怪热的,拉拉扯扯的做什么!”
注释:倒:翻转;捶:用拳头敲打。形容悲痛欲绝的样子没有别的选择余地
典故: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心之所同然者何也?谓理也、义也。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,故理义之悦我心,犹刍豢之悦我口。”比喻处理事务得心应手。
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六:“等得王生归来,家里椅桌多不完全;箸长碗短,全不似人家模样,访知尽是妻子败坏了。”
注释:折:挫折;挠:弯曲。比喻意志坚强,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,毫不动摇退缩。指描写风云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内容贫乏的写作。
典故:《吕氏春秋·疑似》:“梁北有黎丘部,有奇鬼焉,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。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,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。……丈人智惑于似其子者而杀其真子。”香、玉:美女;销:通“消”,消失。比喻美丽的女子死亡
宋·李昉等《太平御览》九百一十五卷引《唐书》:“海州言凤见于城上,群鸟数百随之,东北飞向苍梧山。”
注释:人体的各个部分。泛指全身。摧:击溃;锋:锋芒,引伸为精锐;陷:攻入。攻入并摧毁敌军的阵地。
典故:明·陶宗仪《念奴娇·九日有感》词:“黄花白发,又匆匆佳节,感今怀昔。雨覆云翻无限态,故国寒烟榛棘。”同情和体恤贫穷年老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