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:一元大武
拼音:yī yuán dà wǔ
解释:垒:壁垒,军营四周所筑围墙。沟:战壕。高筑壁垒,深挖壕沟。指强固防御工事。拯:救。溺:落水者。危:危难。救助落水者,扶持危难中的人或国家。亦作“拯危扶溺”、“拯危济困”。
出处:康有为《大同书》戊部第一章:“故举国女子,殆皆不学……而叩其女学,则花貎蓬心,瞢无所识。”
例句:
出自:
唐·杜甫《赠王二十四侍御》诗:“由来意气合,直取性情真。”
注释:指零零碎碎的东西同文:全国所用的文字相同;共轨:全国车辙阔狭相同。统一文字,统一车辙。比喻国家统一。
典故:元·关汉卿《裴度还带》第四折:“差小官体察民情,因傅彬贪财好贿,犯刑宪负累忠臣。”蒸:气体上升。云气上升,潮水奔涌。形容大量涌出来
《周书·薛善传》:“与兄忝是衣冠绪余,荷国荣宠。”
注释:老百姓所受的灾难,象水那样越来越深,象火那样越来越热。比喻人民生活极端痛苦。阿:迎合,曲从;阿谀:曲意逢迎;苟:苟且;苟合:无原则地附和。曲从别人的意愿,无原则地附和
典故:刘斯奋《白门柳·夕阳芳草》第二章:“过去很少出售的大麦、荞麦,现在忽然成了热门货,五千钱一石,仍然供不应求。”三秋:三个季度。意思是一天不见面,就象过了三个季度。比喻分别时间虽短,却觉得很长。形容思念殷切。
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天下》:“知其白,守其辱,为天下谷。”
注释:鼎力:大力 。大力相助。指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。敬辞,一般用于请人帮助时的客气话。“鼎力”指能够扛(gāng)鼎的巨大力气、能力,是赞美他人之辞。属于敬辞,不能用于自己。绅:古代士大夫的衣带;笏:朝笏。垂下衣带的末端,恭敬地拿着朝笏。形容大臣庄重严肃的样子
典故:《红楼梦》第四五回:“你说的也是,多一事不如省一事。”呈:显示;乖:机警。指卖弄乖巧,耍小聪明
宋·柳永《玉楼春》:“乌龙未睡定惊猜,鹦鹉能言防漏泄。”
注释:角:古代军中所吹的乐器。指整个军营响着进攻的号角。比喻变化巧妙迅速,不易捉摸。
典故:明·徐献忠《唐诗品》:“朔气纵横,壮心落落,抱瑜握瑾,沉浮闾巷之间。”见“ 虎體原斑 ”。
唐·白居易《与元九书》:“于是乎孕大含深,贯微洞密,上下通而一气泰。”
注释:指妓院敷衍:将就应付。只做表面的应付,而不认真解决实际问题
典故:季布母弟丁公,为楚将。丁公为项羽逐窘高祖彭城西,短兵接,高祖急,顾丁公曰:‘两贤岂相厄哉!’于是丁公引兵而还,汉王遂解去。 《史记·季布栾布列传》勇敢地一直向前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