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:不祧之祖
拼音:bù tiāo zhī zǔ
解释:指笙箫等乐曲声。指高明的栽培技艺。
出处: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蜀志·董和传》:“货殖之家,侯服玉食,婚姻葬送,倾家竭产。”
例句:
出自:
宋·陈师道《后山诗话》:“某公用事,排斥端士,矫饰伪行。”
注释:追求根底。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原由。同“寻根究底”。不声不响,闭口无言。
典故:明·康海《王兰卿》第二折:“他那里肉跳心惊,你这里情凄意切。”指东归;返回。
宋·苏辙《黄楼赋》:“掁臂长啸,风动云兴;朱阁青楼,舞女歌童。”
注释:比喻寻究事物的起始演变。同“溯流穷源”。芟:删除杂草;芟夷:削平;难:灾难。削平大乱
典故:东汉 王充《论衡 感虚》:“曾子左臂立痛,即驰至问母:‘臂何故痛?’母曰:‘今者客来欲去,吾扼臂以呼汝耳。’”振作起来,紧紧赶上去。
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夫子过孟贲远矣。”宋·朱熹集注:“孟贲血气之勇。”
注释:和气:和睦;乖气:不和顺;异:灾异。和睦招致吉祥,不和招致灾祸博:广博。通晓古今的事情。形容知识渊博
典故:郭小川《痛悼敬爱的周总理》诗:“我们的总理,回答得最为铿锵有力;不用语言,而用电闪雷鸣般的一生的经历。”韩陵:韩陵山,在河南安阳东,北魏温子升撰写寺碑文。比喻少见的好文章
语出《后汉书·乌桓传》:“居止近塞,朝发穹庐,暮至城郭,五郡民庶,家受其辜。”
注释:指对待别人讳言其过恶,称扬其好处。同“掩恶扬善”。促:靠近;促膝:膝碰膝,坐得很近。形容亲密地谈心里话。
典故:唐·司空图《释怨》:“二子魂惭色褫,跼听玉音。”鼹鼠的肚子,蜗牛的肠子。比喻所求有限或气量狭小。
沈从文《一个传奇的本事》:“只好放弃了本业,换上套拖拖沓沓旧军装,‘投笔从戎’作个后方留守处不足轻重的军佐。”
注释:春台:美好的旅游、观光的地方,比喻极好的生活环境。好象生活在幸福的太平世界里。任用了不适当的人才。指用人不当。
典故:汉·陈琳《檄吴将校部曲文》:“虞文绣砥砺清节,耽学好古。”指不断地攀折。比喻时时遭摧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