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:自郐以下
拼音:zì kuài yǐ xià
解释:已枯之树又重获生机。比喻绝境逢生。膏、梁:肥肉和细粮。泛指美味的食物;锦绣:精致华丽的丝织品。形容富贵人家衣食精美的奢华生活。
出处:元·施惠《幽闺记·文武同盟》:“粉墙这等高峻,如何跳得过?自古道人急计生,不免攀住这杏花梢,跳将过去。”
例句:
出自:
《齐书·沈冲传》:“冲与兄淡渊,名誉有优劣,世号为腰鼓兄弟。”
注释:精金:精炼的金。纯金美玉。比喻人品纯洁或物品精美。孔:孔子;孟:孟子。指儒家学说。
典故: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人间世》:“是以火救火,以水救水,名之曰益多。”指早晨出发晚上就到达。形容路程很近或交通方便。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三十二回:“羊质虎皮功不就,凤毛鸡胆事难成。”
注释:耍赖撒野。举动粗蛮,无理取闹。目眦:眼眶。眼眶都瞪裂了。形容愤怒到了极点。
典故: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然今卒困于此,此天之亡我,非战之罪也。”比喻官职提升的极快。
汉·王充《论衡·对作》:“其本皆起人间有非,故尽思极心,以讥世俗。”
注释:形容一味沉溺于感伤的爱情世界比喻同遭逆境。
典故:鲁迅《而已集·黄花节的杂感》:“我并非说,大家都须天天去痛哭流涕,以凭吊先烈的‘在天之灵’,一年中有一天记住他们就可以了。”旧时居丧者以薪草为席,以土块为枕,以示哀苦之意。
宋·辛弃疾《念奴娇·双陆和坐客韵》:“少年握槊,气凭陵,酒圣诗豪余事,缩手旁观初未识,两两三三而已。”
注释:黄帝:姬姓,号轩辕氏,中华民族的祖先。黄帝的后代。指中华儿女指深更半夜。
典故:清·袁枚《小仓山房尺牍》第103首:“今年闻委化之信,凡在士林,靡不异声同叹……有如木坏山颓。”南方的金石,东方的竹箭。比喻优秀的人才。
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130卷:“若尽得这道理,方成个人,方可以柱天踏地,方不负此生。”
注释:指山村水乡。泛指乡村。比喻事情很容易办到。
典故:茅盾《霜叶红似二月花》:“正如光风霁月的青空,忽然阴霾密布。”鹰犬:打猎时追捕禽兽的鹰和猎犬,比喻爪牙;塞:堵塞;途:道路。坏人的爪牙塞满道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