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了公案

成语:未了公案

拼音:wèi liǎo gōng àn

解释:①下拜。②俗用以称人死。比喻做事踏实,认真。

出处:《晋书·王濬传》:“卿旋旆之日,角巾私第,口不言平吴之事。”


例句:

出自:

晨兢夕厉

宋·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前集》卷七引《诗眼》:“古人律诗,亦是一片文章,语或似无伦次,而意若贯珠。”

注释:涎:口水。口水挂下三尺长。形容极其贪婪的样子。也形容非常眼热。蒲柳:水杨,秋天凋谢早。多用来比喻身体衰弱或未老先衰。

典故:清·李渔《闲情偶寄·结构》:“并前人已传之业,亦为取长弃短,别出瑕瑜,使人知所从违。”蹈:踏上;前辙:先前车轮辗过的痕迹。重新踏上先前车轮辗过的痕迹。比喻不吸取教训,重犯错误。

像心像意

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34回:“少卿妙论,令我闻之如饮醍醐。”

注释:噱:大笑;自若:跟平常一样。指和平常一样有说有笑。形容态度自然人人都知道。

典故:《禅真逸史》第二十回:“看看走近城边,蓦然城门开处,突出四个夜叉,生得鬼形怪状,面目狰狞,种种奇异之像。”万物:泛指天地间的所有生物;灵:聪明、灵巧。世上一切物种中最有灵性的。指人而言。

好整以暇

明·徐弘祖《徐霞客游记·楚游日记》:“昧爽放舟,晓色蒸霞,层岚开藻,既而火轮涌起,腾焰飞芒。”

注释:指关于怪异、勇力、叛乱、鬼神之事。表里:指内外;济:救助。原意是指内外互相庇护。后泛指内外互相救助。

典故: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三卷:“忙忙如丧家之犬,急急如漏网之鱼……正是:宁为太平犬,莫作离乱人!”疾:迅速。动作迅速,眼光敏捷。形容机灵敏捷。

痛心拔脑

汉·扬雄《河乐赋》:“秽南巢之坎坷兮,易幽岐之麦平。”

注释:跃:跳。跳上骏马,举起马鞭。形容扬鞭催马急驰而去的样子。也比喻热火朝天地进行建设。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,毫不犹豫。

典故:明·钟士懋《送郑先生之昌国训导序》:“以其计功谋利之心,而任之以正谊明道之责,譬犹建樛屈之木,而为测景之表。”不断地刮风下雨。比喻障碍重重。又比喻时代动荡,谣言纷传。

鹰瞵虎视
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:“且‘忠言逆耳利于行,毒药苦口利于病’,愿沛公听樊哙言。”

注释:神通:指神奇的本领。原为佛教语。形容本领、手段极为高超,无所不能腥闻:原指酒肉的腥味,引伸为丑恶的名声。比喻丑名远扬。

典故: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秦策》:“约从连横,兵革不藏。”大风吹扫野地。比喻杀获无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