缓兵之计

成语:缓兵之计

拼音:huǎn bīng zhī jì

解释:如:象;方:刚。象太阳刚刚升起来。比喻光明的前程刚刚开始。盟:盟誓。春秋时期秦晋两国君主世代联姻。指婚约

出处:《资治通鉴·陈纪文帝天嘉元年》:“堷大言曰:‘诸王反逆,欲杀忠良邪!尊天子,削诸侯,赤心报国,何罪之有!’”


例句:

出自:

淫词亵语

宋·叶绍翁《游小园不值》诗:“春色满园关不住,一枝红杏出墙来。”

注释:文辞简要,意义完备。指治理国家,谈论治国之道。比喻位居高层。

典故:元·无名氏《抱妆盒》第三折:“要说个丁一卯二,不许你差三错四。”改正错误,决心向善。指去恶就善。同“改过迁善”。

一棍打一船

《吕氏春秋·侈乐》:“凡音乐通乎政,而移风平俗者也。”

注释:指深究事物的源流本末。从今到古无所不谈,无不评论。

典故:《后汉书·祢衡传》:“字正平,淑质贞亮,英才卓砾。”比喻说话直截了当,切中要害。

捏手捏脚

熊召政《张居正》第三卷第九回:“皇上年纪虽小,但志存高远,可以料定他长大之后,必然是一位英明君主。”

注释:伟:壮美。衣着打扮壮观美好整衣端坐。形容严肃拘谨。

典故: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36回:“他这日见两奶奶都戴着双翠雁儿,也把那只戴在头上,婢学夫人,十分得意。”胜:胜过,超过。狮子的威力超过老虎。比喻妇人十分悍妒

高风亮节

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十八:“而今只好绷绷拽拽,朝升暮合过去,那得赢余。”

注释:对着天、日发誓。指抵制或不服从上级领导的行政区域或单位。

典故:《尚书·武成》:“王来自商,至于丰,乃偃武修文。”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。

目见耳闻

宋·梅尧臣《读萃秘校卷》诗:“龙章秀骨若轻时,继作五弦须款款。”

注释:志:志向;量:度量,胸襟。抱负很大,而胸襟狭隘更:再,复。指不必再等待,已到了该说该做的时候

典故: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贤媛》:“一门叔父,则有阿大中郎;群从兄弟,则有封、胡、遏、末,不意天壤之中,乃有王郎。”鼎:古代烹用的青铜器物。镬:大锅。鼎镬:是古代的酷刑刑具,用以把人煮死。指古代四种酷刑的刑具,引用指称最残酷的刑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