耐人咀嚼

成语:耐人咀嚼

拼音:nài rén jǔ jué

解释:形容书法精妙。丢掉根本,追逐末节。同“离本趣末”。

出处:《尚书·武成》:“会于牧野,罔有敌于我师,前徒倒戈,攻于后以北,血流漂杵。”汉·贾谊《益攘》 :“炎帝无道,黄帝伐之,涿鹿之野,血流漂杵。”


例句:

出自:

心服口不服

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八十六回:“你信我奶奶倒三颠四的,小大姐扶持你老人家一场,瞒上不瞒下,你老人家拿出箱子来,拣上色的与他两套。”

注释:后以这一典故喻指宽以待人必然会有好的回报。形容生活条件并不好。

典故:刘白羽《第二个太阳》第20章:“你到你新的工作岗位上去,人地两生,谈何容易,这不就是困难吗?”萧墙: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。在内部发生祸乱的危险

妄自尊大

郑振铎《桂公塘》:“没有什么,该镇定些,他们决不敢拿我怎么样的,此刻万事且须容忍,以蛋碰石,必然无幸!”

注释:浮萍随水漂泊,聚散不定。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。肃敬的样子。

典故:元·秦简夫《东堂老》第四折:“你可为甚么切齿嚼牙恨,这是你自做的来有家难奔。”安:安稳;磐石:巨石。像磐石一样安然不动。形容非常稳固

补阙灯檠

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九:“那三夫人是个女流之辈,只晓得炎凉世态,那里管甚么大道理?”

注释:形容非常高兴、兴奋的样子。指雨过天晴时明净清新的景象。亦比喻胸襟开阔、心地坦白。

典故:唐·李翱《卓异记·三拜左仆射》:“其后以南省事疏,乃带平章之号,然非耆德硕老有嘉名者,莫得居之焉。”谗:说别人坏话;慝:邪恶。进谗言的恶人的嘴

袁安高卧

《旧唐书·昭宗纪》:“昭宗临轩自谕之曰:‘卿等藩侯,宜存臣节,称兵入朝,不由奏请,意在何也?’茂贞、行瑜汗流洽背,不能对。”

注释:仙、鬼:比喻非凡。指才华杰出非凡的李白和李贺舟车:船与车,泛指一切水陆交通工具。劳顿:劳累疲倦。形容旅途疲劳困顿。

典故:唐·杜牧《阿房宫赋》:“鼎铛玉石,金块珠砾,弃掷逦迤。”漫无目的浪游四方,寻求冒险以显示武功、勇敢、宽仁侠义的人

多行不义必自毙

唐·韩琮《春愁》诗:“金乌长飞玉兔走,青鬓长青古无有。”唐·韦庄《秋日早行》诗:“行人自是心如火,兔走乌飞不觉长。”

注释:款启:见识狭小。形容学问浅、见闻寡陋叩:敲。阍:宫门。无法敲到宫廷的门。形容百姓无处伸冤。亦作“叩阍无计”、“叩天无路”。

典故:元·韦居安《梅磵诗话》卷上:“宋开禧丁柳,权臣韩侂胄诛死,刘淮叔通《咏韩家府》诗云:‘宝莲山下韩家府,郁郁沉沉深几许。’”卮:盛酒器。比喻堵塞漏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