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:树大招风
拼音:shù dà zhāo fēng
解释:冤有冤头,债有债主。比喻要了解事情,必须找为主的人。闲:防备,禁止。约束邪念,保持诚实。
出处: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一回:“淫词秽语,概所不录。”
例句:
出自:
小屈大申,存公忽私,虽尺枉而寻直,终扬光以发辉也。 《三国志·蜀志·郤正传》
注释:靡:华丽;媮:苟且。身穿丽服,苟且而食。形容富贵的人苟且偷生。比喻重大事件彼此相互影响。
典故:《晏子春秋·内篇谏》:“今齐国丈夫耕,女子织,夜以接日,不足以奉上。”指不顾实际情况,机械地运用别人的经验,照抄别人的办法
《诗经·大雅·大明》:“维师尚父,时维鹰扬。”《周易·颐》:“虎视耽耽,其欲逐逐。”三国魏·应璩《与侍郎曹长思书》:“王肃以宿德显授,何曾以后进见拔,皆鹰扬虎视,有万里之望。”
注释:指丢弃名位和利益。指尽情说出要说的话而感到畅快。
典故:《旧唐书·刘世龙传》“而思礼以为得计,从容自若,尝与相忤者,必引令枉诛。”处女:未嫁的女子;脱兔:逃跑的兔子。指军队未行动时象未出嫁的姑娘那样持重;一行动就象飞跑的兔子那样敏捷。
东汉·孔融《肉刑议》:“胡明德之君,远度深惟,弃短就长,不苟革其政也。”
注释:指清新美丽的词句。从上到下
典故:《渊鉴类函·驴三》:“江邻几调蓝山尉,骑驴赴官,第据鞍读书,至迷失道,家人求之乃觉。”湛湛:厚重的样子。比喻正义和公正。
《明史·沐英传》:“在滇,百务具举。”
注释:指歼灭净尽。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。
典故:唐·严休复《唐昌观玉蕊花折有心人游怅然成二绝》诗:“终日斋心祷玉宸,魂销目断未逢真。”葛巾:用葛布缝制的头巾。戴葛布头巾,穿乡野粗布衣服。指隐士或道士的服饰
唐·崔融《咏宝剑》:“匣气冲牛斗,山形转辘轳。”宋·岳飞《题青泥赤壁》诗:“雄气堂堂贯斗牛,誓将真节报君仇。”
注释:黄泉:人死埋葬的地下,指阴间。心怀遗憾离开人世,死有遗恨。打草惊了草里的蛇。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。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,反使对方有所戒备。同“打草惊蛇”。
典故: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三十四回:“这太原一府是被灾顶重的地方。大善士见机,善门难开。”显赫:有名声有权势地位的。在一个短时期内名声权势极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