抛鸾拆凤

成语:抛鸾拆凤

拼音:pāo luán chāi fèng

解释:雕:雕琢;缋:通“绘”,描绘。比喻刻意修饰文辞欣然:喜悦的样子;命笔:用笔。高高兴兴地提笔写作

出处:《敦煌变文集·孔子项托相问书》附录二《新编小儿难孔子》:“鱼生三日游于江湖,龙生三日张牙舞爪。”


例句:

出自:

疾风迅雷

清·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四回:“这沥泉原是神物,令郎定有登台拜将之荣。”

注释:时谈:时人的谈论;物议:众人的非议。指众人的议论猿藏:猿藏身之处;熊缘:熊不舍离家的地方。指猿和熊的巢窟

典故:明·朱之瑜《朱舜水集·答安东守约问八条(其一)》:“若真能学者,如明镜在悬,凡物之来,妍媸立辨,岂为彼物所移,何能坏人心术?”男生年龄14-18叫青年才俊,现在多比喻男生年龄小且有成就,即年少有为;

喜溢眉梢

《庄子·胠箧》:“今遂至使民延颈举踵曰:‘某所有贤者,赢粮而趣之。’”

注释:指曲直不分。象声词,物体发出的轻微的响声

典故:清·张潮《虞初新志·林四娘记》:“少选复出,则一国色丽人,云鬟靓妆,袅袅婷婷而至,衣皆鲛绡雾縠,亦无缝缀之迹,香气飘扬,莫可名状,自称为林四娘。”俊秀出众,廉洁不贪,精明强悍。

飘茵落溷

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八回:“[女儿]饿到六天上,不能起床,母亲看着,伤心惨目,痛入心脾,也就病倒了。”

注释:依仗官府的权势。古代传说中辩论太阳离地远近的故事。后以之形容兒童的聪明早慧。

典故: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四十五回:“搁不住这班人都做了守财奴,年年只有入款,他却死搂着不放出来,不要把天下的钱,都辇到他家么。”简:竹简;编:穿竹简的皮条或绳子。指残缺不全的书籍或形容书籍磨损残破

千仇万恨

刘白羽《第二个太阳》第15章:“夕阳照红了铁骨铮铮的老人。”

注释:木雁:比喻有才与无才。指有才与无才之间。比喻才能或学问处于中间水平,能保全自己,远避祸害。整饬自身做出榜样,以为下属示范。

典故:《汉书·地理志下》:“昭王曾孙政并六国,称皇帝,负怙威,燔书阬儒,自任私智。”掩饰实情,故作姿态。同“矫情饰貌”。

岩栖谷饮

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:“学道当如穿井,井愈深,土愈难出。”

注释:胜:能担当。没有能力担当那项重任。豪,通“毫”。比喻祸害初萌生时若不加重视,酿成大患后再要消除,就很困难。

典故:《诗经·召南·甘棠》:“蔽芾甘棠,勿剪勿伐,召伯所茇。”恩惠、情义极为深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