粗有眉目

成语:粗有眉目

拼音:cū yǒu méi mù

解释:气:气质。气质和风度不同一般形容篇幅过多,文辞冗长。同“连篇累牍”。

出处:毛泽东《实践论》:“所谓‘失败者成功之母’,‘吃一堑,长一智’,就是这个道理。”


例句:

出自:

患难之交

明·胡文焕《群音类选·无名氏》:“想你掩耳偷铃,为你缄口如瓶。”

注释:谓遇事只要从容对待,就能圆满解决。款,宽缓。同“事款则圆”。茂:繁茂。根扎得深,叶子就茂盛。比喻基础牢固,就会兴旺发展。

典故:明·胡震亨《唐音癸签》:“大抵才高意广,如孔北海之徒。”储存粮食,防备饥荒。

瞠乎后已

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赏誉》:“庾子嵩目和峤,森森如千丈松,虽磊砢有节目,施之大厦,有栋梁之用。”

注释:虚比:虚拟的比方;浮词:浮泛的话。空虚不实的言词将金属、石头烧焦、熔化。形容天气极度干旱、炎热。

典故:老舍《龙须沟》:“要是我从中赚一个钱,天上现在有云影,教我五雷轰顶。”闭:藏。使月亮躲藏,使花儿羞惭。形容女子容貌美丽。

刻不可缓

唐·陆贽《招谕淮西将吏诏》:“如能去逆效顺,因事建功,明设科条,以示褒劝。”

注释:俗语。比喻遇事敷衍,得过且过。也有无可奈何,勉強从事的意思。比喻伺机从后面袭击,也比喻有后顾之忧。

典故:西汉·司马迁《吴太伯世家》:“哀死事生,以待天命。”指衰弱无能为力

左右枝梧

汉·扬雄《解嘲》:“或七十说而不遇,或立谈而封侯。”

注释:自己造成灾祸或自己找罪受。豕:猪;突:猛冲。象猪那样冲撞,象狼那样奔跑。形容成群的坏人乱冲乱撞,到处搔扰。

典故:清·无名氏《官场维新记》第四回:“你们中国的兵勇,一到有起事来 ,不是半途溃散,便是临阵脱逃,那是不关我教习的事,在乎你们自己未雨绸缪的。”指捕风捉影,疑虑重重,自相惊扰。参见“杯弓蛇影”、“三人成虎”。

垂耳下首

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三十九回:“打得宋江一佛出世,二佛涅槃,皮开肉绽,鲜血淋漓。”

注释:端正自身,严明法纪。指滴水磨墨。

典故:清·刘开《问说》:“理无专在,而学无止境也,然则问可少耶?”指息事宁人,以图安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