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:拼命三郎
拼音:pīn mìng sān láng
解释:乘:趁;厄:苦难。趁人家危难的时候加以要挟或陷害指援引同类事物作比喻。
出处: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阎罗梦》:“即有牛首阿旁,执公父至,即以利叉刺入油鼎。”
例句:
出自:
《宣和书谱·庾翼》:“庾翼为当日书家名流所推先如此,其自许亦自高,要是,其所得非晚生后学浅浅所能追逐也。”
注释:如是:如此,这样;观:看,看法。抱这样的看法。泛指对某一事物作如此的看法。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、影响而发生了变化。同“潜移默化”。
典故:《明史·桂萼传》:“初,议礼诸臣无力诋执政者,至萼遂斥为不道,且欲不使议。其言恣肆无忌,朝士尤疾之。”比喻宁可失去粮食而饿死,也要坚持信义。
《隋书·越王侗传》:“若王师一临,旧章暂睹,自应解甲倒戈,冰销叶散。”
注释:为了达到目的不吝惜所花费的代价鱼烂自内而发。比喻因内部腐败而自取灭亡。
典故:《晋书·刘毅传》:“凡所以立品设状者,求人才以理物也,非虚饰名誉,相为好丑。虽孝悌之行,不施朝廷,故门外之事,以义断恩。”操:拿;戈:古代象矛的武器。到他的屋里去,拿起他的武器攻击他。比喻引用对方的论点反驳对方。
明·沈德符《野获编·勋戚·惧内》:“近年吴中申王二相公,亦于夫人白首相庄,不敢有二色。”
注释:指牵牛星、织女星。亦指古代神话中的牛郎、织女。太仓:古代设在京城中的大谷仓。大粮仓里的一粒谷子。比喻极大的数量中一个非常小的数目。
典故:明·谢榛《四溟诗话》:“律诗无好结句,谓之虎头鼠尾。”指蜚短流长的言语
唐·杨炯《送并州旻上人诗序》:“况乎人生天地,岳镇东驱,良时美景,始云蒸电激,临水登山,忽风流而雨散。”
注释:不干正事,但又忙乱形容关系密切,感情融洽,难以取舍
典故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17回:“孩子也大了,倘或你父亲有个一差二错,又耽搁住了,或者有个门当户对的来说亲。”①美好的时节。②好时光,好日子。
《汉书·董仲舒传赞》:“刘向称董仲舒有王佐之材,虽伊、吕亡以回。”
注释:楚楚:植物丛生的样子,也形容痛苦的神情。本指幼松纤弱可爱,后形容女子娇弱的样子。楚地巫峡的云和雨。多比喻男女幽情。
典故: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六回:“猛然间听的呼呼风响,杨忠觉得毛发皆竖,连忙起身,手掣宝剑。”直:挺直。挺直成材的树木,最先被砍伐。比喻有才能的人会遭到迫害。亦作“直木必伐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