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:龙飞凤翥
拼音:lóng fēi fèng zhù
解释:喻指老而无妻的人。息:停止。放倒旗子,停止敲鼓。比喻无声无息地停止运动
出处:唐·柳冕《答衢州郑使君》:“不可企而及之者性也。”
例句:
出自:
南朝·梁·萧纶《隐居贞白先生陶君碑》“行仁蹈义,岳峙渊渟。”
注释:指处世迟疑,没有决断。淑:善,美。指女子嫁了一个品质不好的丈夫。
典故:《新唐书·李光弼传赞》:“遭禄山变,拔任兵柄,其策敌制胜不世出,赏信罚明,士卒争奋,毅然有古良将风。”过分夸奖的话。
清·名教中人《好逑传》第九回:“据叔叔说得千真万实,则是天地生人之性情,皆不灵矣,则是圣贤之名教,皆假设矣。”
注释:烽鼓:烽火与战鼓;息:停止。比喻战乱不止。姑公:婆婆,公公。指作为一家之主,对下辈的过失要能装糊涂
典故:《汉书·晁错传》:“以蛮夷攻蛮夷,中国之形也。”颜师古注:“不烦华夏之兵,使其同类互相攻击也。”《明史·李材传》:“给事中唐尧钦等亦言:‘材以夷攻夷,功不可泯。’”比喻不务正业。
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27卷:“何不舍离爱欲,披缁削发,就此出家。”
注释:源头和根本。多用以指事情的始末。指文章雄浑而深沉,典雅而有力。
典故: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天下》:“知其白,守其辱,为天下谷。”指柔美的情态。
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刘孝标注引谢承《后汉书》:“徐穉,字儒子,豫章南昌人,清妙高跱,超世绝俗。”
注释:指残缺不全的书画。为了公事而忘记私事,为了国事而忘记家事。形容一心为公为国
典故:艾芜《一个女人的悲剧》五:“陈家驼背子板起面孔,作古正经地说:‘我刚才想了好一阵,一定是那会事情’”大言:夸大的言辞;骇:惊扰。说大话吓唬人
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注释:指曲调、道路、河流等曲折或人处事屈身折节眼睛发花,头脑昏晕。同“目眩头昏”。
典故:傅抱石《前言》:“他的一生,尽管够得上是盘根错节,穷途潦倒的一生。”青眼:眼睛正视,黑眼珠在中间,比喻对人尊重或喜欢。形容以看得起的态度相待。亦作“青眼相待”、“青眼待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