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:付之度外
拼音:fù zhī dù wai
解释:歌唱在这里,哭泣在这里。指安居的家宅。身穿紫袍,腰佩金银鱼袋。大官装束,亦指做大官。
出处:《周易·系辞下》:“君子见幾而作,不俟终日。”
例句:
出自:
邓小平《在武昌、深圳、珠海、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》:“对于我们这样发展中的大国来说,经济要发展得快一点,不可能总是那么平平静静、稳稳当当。”
注释:弥:满;亘:横贯。山上和田野里到处都是。形容数量很多徇:为国献身。为国尽忠而将个人得失、安危置之度外。
典故:元·无名氏《陈州粜米》:“日间不做亏心事,半夜敲门不吃惊。”知道自己错了就立即改正。
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三十六:“他有偌多的东西在我担里,我若同了这带脚的货去,前途被他喊破,可不人财两失。”
注释:饔:早饭。飧:晚饭。终天吃不饱。形容生活十分贫困。亦作“饔飧不继”、“饔飧不给”。负气:赌气;斗狠:发狠。恃其意气,发狠而为。
典故:老舍《搬家》:“又不是光棍一条,搬起来也省事。”指当面错过机会。
清·陈田《序》:“嘉靖之季,以诗名者有后七子,李王为之冠,与前七子隔绝数十年,而此唱彼和,声应气求,若出一轨。”
注释:觉得奇怪难得。鸠:布谷鸟;拙:笨。形容人不善经营,拙于生计
典故: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12回:“打扮粉妆玉琢,皓齿朱唇。”砺:磨刀石;山:泰山;带:衣带;河:黄河。黄河细得象条衣带,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。比喻时间久远,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。
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婴宁》:“生恚怒,悒悒不欢。母虑其复病,急为议姻,略为商榷,辄摇首不愿。”
注释:指耸眉瞪眼,形容怒目相视,态度凶狠的样子步:步行。形容谨小慎微
典故:宋·范仲淹《天章阁待制王公墓志铭》:“余走尘土时,公一接如旧,以道义淡交者有年矣。”怕失晓而耽误正事,天没亮就起身。
清·汪琬《答陈蔼公论文书》:“年比四十,而精气衰耗,头白齿豁。”
注释:举:全;皆:都。全世界的人都知道。驯:顺服。动物的野性很难驯服。比喻人很难教导
典故:语本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:“楚人有涉江者,其剑自舟中坠于水,遽契其舟,曰:‘是吾剑之所从坠。’舟止,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。舟已行矣,而剑不行。求剑若此,不亦惑乎!”比喻言行谨慎,合乎法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