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:按强助弱
拼音:àn qiáng zhù ruò
解释:即三心二意。指心意不专一,反复无常。顷刻:片刻。指极其短暂的时间
出处:清·梅曾亮《盋山余霞阁记》:“其东南万屋沉沉,炊烟如人立,各有所企,微风绕之,左引右挹。绵绵缗缗。”
例句:
出自:
唐·张彦远《法书要录》:“三国魏刘德升字君嗣,以造行书擅名,胡昭、锺繇并师其法,而胡书体肥,锺书体瘦,亦各有君嗣之美。”
注释:犹言欣然自得。心情舒适、自觉得意的样子。辙:车轮碾过的痕迹。乘车环游天下
典故: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里仁》:“子曰:能以礼让为国乎?何有。不能以礼让为国,如礼何?”形容少而分散。
周立波《山乡巨变》上七:“‘你跟我来,有句话问你。’他鼓眼努睛,对她这样说。”
注释:①为《易》卦立数之义。②引申为人之德可与天地相比。原比喻自讨苦吃或自取灭亡。现多比喻主动暴露自己的缺点错误,以争取大家的批评帮助。
典故:《孟子·万章下》:“太甲悔过,自怨自艾”。形容极度悲痛的样子。
《梁书·萧子恪》:“我与卿兄弟,便是情同一家。”
注释:喻帝王用某种政策、手段羁縻边远地区。簿:文状、起诉书之类;对簿:受审问;公堂:旧指官吏审理案件的地方。在法庭上受审问。
典故:汉·袁康《越绝书·外传记范伯》:“有高世之才,必有负俗之累。”汗马:将士骑的马奔驰出汗,比喻征战劳苦。指在战场上建立战功。现指辛勤工作做出的贡献。
宋·钱易《南部新书》:“初若矛楯相向,后类江海同归。”
注释: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志趣相投的人。形容著作极有价值。犹言胡思乱想。指没有根据,不切实际的瞎想。
典故: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04回:“那三个女眷,通是不老成的,搬些酒食与王庆、段三娘暖房,嘻嘻哈哈,又喝了一回酒,方才收拾歇息。”神色:神情,态度;自得:自觉得意,快意。神情显露出得意的样子
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52回:“况且他也是王爷之分,非同寻常可比。”
注释:仰头朝天而大声地笑。多就对某件事不以为然而采取旁若无人的态度而言。鼓噪:鸣鼓喧哗。四面战鼓响起,声势浩大
典故:《诗经·小雅·蓼莪》:“欲报之德,昊天罔极。”决心永远牢记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