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:红紫夺朱
拼音:hóng zǐ duó zhū
解释:异常坚固,不可摧毁。也用在指人固执己见或保守旧习。指有意为难别人
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56回:“若一味只管没里没外,不与大人争光,凭他生的怎样,也是该打死的。”
例句:
出自:
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十四回:“只见当朝圣人出的是三个富丽堂皇的题目,想着自然要取几篇笔歌墨舞的文章。”
注释:纳:入,进来。关上门不让人进来。槛:关野兽的笼子。笼中鸟槛中兽。比喻受拘禁没有自由的人
典故:郭沫若《十批判书·吕不韦与秦王政的批评》:“而对于秦始皇,也俨然就像在面命耳训的一样。”长缨:长绳子,比喻革命力量。比喻愿为国家效力
宋·欧阳修《右班殿直赠右羽林军将军唐君墓志铭》:“士之为善者,虽潜德隐行,必有时而发。”
注释:形容嘴硬,不认错,不服输。指子女在父母生前不尽心供养,父母死后却大办丧事,借以炫耀自己的经济实力与孝心
典故:宋·苏轼《答张文潜书》:“子由之文实胜仆,而世俗不知,乃以为不如;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,其文如其为人。”质:朴素、单纯。野:粗俗。质朴而不粗俗。同“质而不俚”。
明·徐渭《女状元》第三出:“黄科才听老爷分付,就狠跑到法场里。去看的无千待万,都说屈的多。”
注释:四书:亦称四子书,即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;五经: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。指儒家经典。听:任凭;任:听凭;命:命运。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,不做主观努力
典故:《汉书·食货志下》:“县官食租衣税而已。”络绎不绝,形容人、马等连续不断
《后汉书·吴汉传》:“其锋不可当。”
注释:逆:叛逆;道:指封建道德;不道:违反封建道德。旧时统治阶级对破坏封建秩序的人所加的重大罪名。物:物资;力:财力;维:是;艰:困难。指财物来之不易。
典故:清·徐大椿《洄溪道情·祭顾碧筠》:“我天生顽鲁,狂放粗豪。性别形殊,一冰一炭,情投谊合,如漆如胶。”工巧独特的艺术构思。
唐·骆宾王《上齐州张司马启》:“常山王之玉润金声,博望侯之兰薰桂馥。”
注释:狂:纵情放荡。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外号。借指狂放的诗人机:弓弩上的发箭器。原指弓弩上的发箭器,一经触发,箭便射出。后亦指人遇到机会便要发作。
典故: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:“斩木为兵,揭竿为旗,天下云合响应,赢粮而景从,山东豪杰并起而亡秦族矣。”鸟陷于绝境就要反啄。比喻人走投无路就会冒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