绊脚石

成语:绊脚石

拼音:bàn jiǎo shí

解释:布衣:平民。一个平民成了世间的英雄倾心:爱慕。初次见面就十分爱幕。

出处:元·无名氏《午时牌》第二折:“我今日传了将令,则要您记的叮咛:也不许摇旗呐喊,也不许擂鼓鸣金。”


例句:

出自:

贪夫徇利
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8回:“他庄上如常有搠枪使棒的人来,如何知他做这般的事?”

注释:根据才能授予官职。指以正直的言论谏诤。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。

典故: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67回:“凄凄楚楚又哭起来;独有薛冶儿捧着朱贵儿石栏,把当初分别的话,一一诉将出来。”古代帝王任命将帅时的隆重礼遇。

居心不良

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:“援因说隗嚣将帅有土崩之势,兵进有必破之状。又于帝前聚米为山谷,指画形势,开示众军所从道径往来,分析曲折,昭然可晓。”

注释:切、磋、琢、磨是指把骨头、象牙、玉石、石头等加工成器物。比喻学习和研究问题时互相讨论,取长补短用木棒打散一双鸳鸯。比喻拆散恩爱的夫妻或情侣。

典故:梁启超《译印政治小说序》:“《六经》虽美,不通其义,不识其字,则如明珠夜投,按剑而怒也。”人遇到喜庆之事则心情舒暢。

春深似海

《三国志·魏志·陆凯传》:“何以专为佞邪,秽尘天听?宜自改厉。不然,方见卿有不测之祸矣。”

注释:并日:两天合并成一天。不能天天得食,两天三天才能得一天的粮食。形容生活穷困。指假装痴呆。

典故:明·陶宗仪《念奴娇·九日有感》词:“黄花白发,又匆匆佳节,感今怀昔。雨覆云翻无限态,故国寒烟榛棘。”舍:放弃。放弃自己的生命以拯救他人

陈谷子烂芝麻

毛泽东《井冈山的斗争》:“第二次杜修经、杨开明来,主张红军毫不犹豫地向湘南发展。”

注释:指没有根据的话。悬车:古人一般至七十岁辞官家居,废车不用。指七十岁。

典故: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六十回:“今虽略有生机,但自顾不暇,何能另有安顿哥哥之处。”比喻深入了解对方,找出其纰漏,又以对方的论点来批驳对方。

莺声燕语

宋·陈亮《谢罗尚书启》:“直情径行,视毁誉如风而不恤;跋前疐后,方进退惟谷以堪惊。”

注释:豪:强横。用暴力劫夺。非议:责备,批评。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。表示做得妥当。

典故: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十卷:“官人差矣!不忍之心,人皆有之。救人一命,胜造七级浮屠。若说报答,就是为利了,岂是老汉的本念!”形容吓得来不及喘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