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:先务之急
拼音:xiān wù zhī jí
解释:陋:不合理;守旧:保持旧的。指因袭不合理的老一套而不加改进。欲:想要。想求快速,反而不能达到目的。
出处:《汉书·梅福传》:“故爵禄束帛者,天下之砥石。高祖所以厉世摩钝也。”
例句:
出自:
清·曾朴《孽海花》第25回:“如今想来,真是大错特错!”
注释:等待时机然后行动。形容谈论广泛、生动而又风趣。
典故:先秦·孟轲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人有不为也,而后可以有为。”生灵:百姓;涂:泥沼。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。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。
三国·魏·曹冏《六代论》:“所谓末大必折,尾大难掉。尾同于体,犹或不从,况乎非体之尾,其可掉哉!”
注释:在战争中隐瞒自己军队的实力来麻痹敌人而已:罢了。就这样罢了,再没有别的。或只不过这样
典故:宋·陈善《扪虱新活·张巡杀爱妾刘昌斩孤甥》:“君以孤城,用一当十,何以能守?”断梗、浮萍在水中漂浮。比喻漂泊流离。
明·方汝浩《禅真逸史》第十一回:“当日你这厮诽谤朝廷,潜地奔逃,我这一班一辈的人,为你不知受过多少限责,你却躲在卖酒的李秀家里快活。”
注释:晋 郤詵 举贤良对策试,为天下第一。见《晋书·郤詵传》。后因以“郤詵高第”喻指科举高中,荣登榜首。 唐 韩翃 《别汜水县尉》诗:“ 谷永 直言身不顧, 郤詵 高第轉名香。” 唐 岑参 《送薛彦伟擢第东都觐省》诗:“名登 郄詵 第,身着 老萊 衣。” 唐 岑参 《送蒲秀擢第归蜀》诗:“新登 郄詵 第,更着 老萊 衣。”指四通八达的要道。
典故:《旧唐书·肃铣等传论》:“辅公拓窃兵反叛,王雄诞守节不回,训子孙以忠贞,感士庶之流涕。”儿女:指青年男女。指感情丰富,年轻有为的男女英雄
清·翟灏《通俗编·禽鱼》:“一亩之地,三蛇七鼠。”
注释:旋踵:把脚后跟转过来,比喻退缩。在道义上只能奋勇向前,毫不退缩。亦作“义不旋踵”。以之为报恩典实。同“杨雀衔环”。
典故:汉·傅毅《舞赋》:“合场递进,按次而俟,埒材角妙,夸容乃理。”只:单。形容孤单一人
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·芙蓉道楷禅师》:“山僧今日向诸人面前,说家门已是不著便,岂可更去胞堂入室,拈槌竖拂,东喝西棒,张眉努目,如痫病发相似。”
注释:形容说话尖酸刻薄。指春日胜游。
典故:《庄子·徐无鬼》:“羊肉不慕蚁,蚁慕羊肉,羊肉膻也。”指激烈厮杀的场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