丢盔抛甲

成语:丢盔抛甲

拼音:diu1 kuī pāo jiǎ

解释:进入别的国家,先问明有哪些禁止的事及风俗习惯,以免违犯。指粉身碎骨。

出处:《庄子·让王》:“十年不制衣,正冠而缨绝,捉衿而肘见。”


例句:

出自:

闻风而起

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“今滕绝长补短,将五十里也,犹可以为善国。”

注释:钞:强取,掠夺。如同飞鸟掠夺食物一样求饱腹身:自身,自己。指大功告成之后,自行隐退,不再复出。

典故:明·杨慎《洞天玄记》第一折:“兄弟也,不知师傅所言,句句斩钉截铁,言言击玉敲金。”索然:全无,空尽。兴致全无。形容一点兴致也没有。亦作“兴致索然”。

精诚所至,金石为开

汉·贾逵《上书请宥刘恺》:“素行孝友,谦让洁清,让封弟宪,潜身远迹,有司不原乐善之心。”

注释:孙仲谋:三国时吴主孙权。形容智勇双全的英雄人物。大家一起向坏的学习。

典故:唐·张鷟《游仙窟》:“断章取意,唯须得情,若不惬当,罪有科罚。”一杯肉汁。多指可分享的部分利益。

不蔽风雨

《魏书·释老志》:“至于化金销玉,行符敕水,奇方妙术,万等千条,上云羽化飞天,次称消灾灭祸。”

注释:金:比喻坚;兰:比喻香;契:投合。指交情投合的朋友。受到不公平的待遇,心里十分难过

典故: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53回:“因为上头提倡游学,所以他自告奋勇,情愿自备资斧,叫儿子出洋。”猎:打猎。看到打猎心里就高举。比喻看见别人在做的事正是自己过去所喜好的,不由得心动,也想试一试。

知幾其神

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92回:“因不见贤徒,悬悬在念,今幸得胜而回!”

注释:形容人不顾廉耻,到处钻营。背后乱加评论,肆意诽谤别人。同“数黑论黄”。

典故: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四回:“便是有才如李渊,尚且不容于朝廷,那草泽英雄,谁人鉴赏?”原指开创寺院的和尚。后借指某一事业的创始人。同“开山祖师”。

横眉怒视

《史记·商君列传》:“千羊之皮,不如一狐之掖;千人之诺诺,不如一士之谔谔。”

注释:指不管闲事,事情越少越好。同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”。昙花:一种花期极短的花,常在夜间开放;泡:水泡。比喻短暂出现的不能持久的事物

典故: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婴宁》:“生恚怒,悒悒不欢。母虑其复病,急为议姻,略为商榷,辄摇首不愿。”比喻交朋友必须谨慎选择。